375
浏览西双版纳橄榄坝介绍
一早坐上去勐罕的班车去橄榄坝。山路沿着澜仓江婉延盘旋,一路热带的天然风光!到了傣族风情园,它是由五个天然村寨组成。因为我人不懂当地的风俗习惯,而且也想对傣族的风土着土偶情了解得更深,出于谨严,我们请了导游,是个傣族的小姑娘,眼睫毛长长密密的,性格爽朗可爱。电瓶车载我们穿行在村寨的路上,早上的风清凉温柔!各个村寨的建筑风格都很相近,分三代建筑,第一代是用毛草竹子造,第二代是用木材且有瓦片,第三代就是混凝土了!
傣族信奉佛教悉伽牟尼,因而每个村寨都有一座佛庙。其中一个村寨的佛庙感觉特别好!进门处有两门神,颜色鲜艳不觉森严。里面是一座白塔,旁边还有一棵老挝的国花——鸡蛋花,是纪念老挝公主资助建庙而栽种的。白塔每个角落都有一个小矮屋,是用来喂鸟类,以示佛祖的宽宏,但良多游客都认为是垃圾筒,常往里面扔垃圾,极搞笑!白塔左后方是宏伟华丽的大殿,栽种在殿旁的凤尾竹是极少见的品种,黄黄的,映衬着早晨辉煌的阳光,整个院落宁静明亮,远方视觉爽朗,嗯,进去后就被这氛围感染了,心情特别的晴朗!一般佛庙总给我一种敬畏的感觉,但这里是一块让心灵休息的净土,自认为佛祖追求的境界应该也如斯吧!潜意识感觉如到家了!脱了鞋子进入大殿,正赏识挂在大殿时祈求风调雨顺的佛幡,“嗒嗒嗒。。。。。。”窗子外跑过穿戴黄色佛袍的小和尚,殿外刚拖了地,湿湿的,小和尚顽皮地赤脚围着大殿跑圈圈,在玩呢!总认为与佛相伴要修心养性,然而清静之地也锁不住童真!傣族男性在小孩时都要到佛庙当三年和尚,然后才能还俗,目的一来是晋升地位,二来是学习傣文,继续傣族文化。而小女孩则上正式的小学,学习汉文。因此学校固然不叫女子学校但实质是女子学校。看着如画似符的傣文,我问导游小妹能否看懂,她说曾学过,但因太难写所以抛却了。听了我掩嘴而笑!上寨子里的人家里作客,需要遵循“一脱二摸三不看”。进楼要脱鞋以示对主人尊重,上楼后要摸幸运柱给自己带来好运,另外不能看主人的睡房,由于傣族人以为他们的灵魂是关在睡房里的,外人看了会偷走他们的灵魂。这样听来,心里有点毛毛的,就算让我看,我敢呢!想想如神话故事那样,一打开门飘出几个。。。天啊,不要再想下去了。
客厅只简朴地摆着小圆蔑桌、小蔑凳子,矮矮的小巧玲珑,小桌面就犹如我们以前用来晒东西的晒筛,上面摆着光洁的茶具。主人奉上香米茶,轻轻喝一口,怎么没有米味?原来香米茶不是用米来做的,是一种茶叶的名字,主人指着桌面两包暗绿色的大叶茶给我解释,我吐吐舌头,又自认为是了!原来接待客人的傣族人家还要经由资格认定呢!具备资格的五家人轮流,今天这家,明天就下一家。。。这也算是商道吧!因为我们来得早,而泼水流动是在下战书二点半,时间充裕,导游很可爱,大叫:“时间怎么这么慢”还说极少人象我们那么早来,傣族人大部门还没起来。小导游带我们到江边看看,一路先容各种物种给我们熟悉,导弹树、油棕果、扶桑花、菠萝蜜。。。澜仓江很温柔地横卧在面前,沙滩上不种西瓜,种满了蓝瓜。说是由于蓝瓜的经济效益更高。后来坐在凉亭上聊傣家风俗。在小吃摊上试烤罗飞鱼,用香茅烧,很鲜味,可惜健忘叫别放辣。见识了猫与狗的真正区别!参加泼水节,狂欢而倦怠,没有亵服的监介。菩提树是受保护的佛树,上面挂住良多佛幡,是求长天之用的,与寺庙时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