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
浏览标题:云南旅游扶贫现状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近年来,云南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全省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旨在分析云南旅游扶贫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云南省旅游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一、1.旅游扶贫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资金投入、项目扶持、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各地市也纷纷出台具体举措,如昆明市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文化、体育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丽江市发展特色民宿,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迪庆州推广“旅游+藏区”模式,助力藏区脱贫攻坚。
2.旅游扶贫项目成效显著
云南省通过实施旅游扶贫项目,有效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带动全县3.5万贫困人口脱贫;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依托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发展生态旅游,2019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亿元,助力全州脱贫攻坚。
3.旅游扶贫模式不断创新
云南省在旅游扶贫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形成了多种成功经验。如“景区带村”模式,通过景区的开发建设,带动周边贫困村庄发展旅游业,实现共同发展; “旅游+”模式,将旅游与农业、林业、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空间; “互联网+旅游”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贫困地区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渠道。
二、云南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虽然云南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有部分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如贫困地区旅游交通不便,景区可进入性差;旅游接待设施不足,游客接待能力有限;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游客体验度不高。
2.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云南省部分贫困地区旅游产品开发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特色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如乡村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观光、餐饮、住宿等传统业态,缺乏深度体验和参与性项目;生态旅游产品过于依赖自然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
3.旅游人才短缺
云南省贫困地区旅游人才严重短缺,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如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旅游策划、管理、营销等方面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需求。
三、云南旅游扶贫对策建议
1.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云南省应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如加强旅游交通建设,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体验度。
2.推进旅游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发展
云南省应引导贫困地区立足资源特色,推进旅游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发展。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引进创意元素,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
3.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
云南省应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贫困地区旅游人才水平。如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旅游策划、管理、营销等方面人才;引进旅游高端人才,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云南省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云南应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人才培养力度,为全省脱贫攻坚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