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浏览9月的广南县八宝镇,曾经的宫廷御米八宝米正在八宝河的蜿蜒环抱下等待收割。顺着稻香扑鼻的方向寻去,还未靠近,就先听到了壮乡风格的生产调子。伴随歌声的是打谷声,几位身着青蓝色服饰,包裹头巾的壮族阿妈,正向游客展示镰刀配谷桶的传统收割方式。在稻屑与蜻蜓四散飞舞中,听一曲劳动的号角成了游客们喜爱的景致。
就在一旁,脚踏式收割机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上手操作。更远处,大型联合收割机短短两分钟就将数亩地收割一空。“每年收割时,我们会特意留下一部分稻田,采用传统收割方式,让游客参与,感染稻作文化的魅力。”八宝镇镇长严正坤介绍。
围绕山水田园全域旅游大IP打造,八宝镇立足自身优势,以皇家御田景区为核心,依托八宝米种植加工和壮乡文化,打造集农业生产、稻田文旅、民族手工艺生产、农特产品加工、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园。
收割完毕,放舟八宝河同样不容错过。近13公里的旅途中,看鸭子扎进河道捞鱼,白鹭在树梢梳理羽毛,还有无数野生茭瓜环抱的河田绿意,让人大呼过瘾。
从游客服务中心上岸,热情的壮族姑娘已经将扁米粽子备好。“扁米是由本地种植的糯米,在灌浆期还不成熟时加热压扁形成的,属于‘时令限定’。”八宝那糇芒作物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罗明达介绍。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一边感受米浆香气在嘴里化开,一边参观采摘、筛选、煮米、炒米、舂米、包叶的扁米制作全过程。
最后的保留项目,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八宝对河高跷表演。身着壮服的阿公阿婆在离地70厘米的高跷上按照鼓点摇摆着腰肢。拉二胡的73岁村民陆永培是队伍总指挥:“表演的舞蹈叫手巾舞,动作像人挑着扁担箩筐的身形,正是出自于稻谷收割。”
随着八宝镇在去年获评国家AAA级景区“中国农业公园”,八宝正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稻作文化品牌为目标,切实推进全州田园综合体项目不断升级,为全州绿色旅游提供广南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