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浏览文/应志刚
自古,苏州盛产丝绸。
苏州的丝绸走上丝绸之路,必经望亭。
2000多年的风霜雨雪,望亭守望着那些“出关”的商船,带着江南的文明走向远方。
何事出长洲
连霄饮不休
醒应难作别
欢渐少于愁
灯火穿村市
笙歌上驿楼
莫言五十里
已不属苏州
白居易在《望亭驿酬别周判官》写的明白,出了望亭,便不再是苏州。
江南水乡,河流从横交错,古人出入苏州,大都走水路。
京杭大运河从望亭蜿蜒流过,千帆过尽,连接起2500年的历史与繁华。
望亭的大运河是见过世面的,作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是大运河在江南最闪光的一段。
80多公里的大运河河段流经苏州境内。
水运鼎盛时期,每天通过大运河苏州段的船只在6000艘左右,断面货流密度在6000~8000万吨。
苏州段运河依旧是目前京杭大运河货流强度最大的航段,也是整个大运河最繁忙的河段之一。
贯穿望亭的京杭大运河流淌了2000多年,积淀的是望亭悠久的历史文化。
望亭坐落在苏州市西北,太湖之滨,苏州和无锡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区之间,古名御亭、问渡,别称鹤溪。
望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群在此繁衍生息。
公元前22世纪末、2l世纪初至公元前17世纪的夏禹时代,望亭属防风氏所在地。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到11世纪),望亭地区属干王国,为古干人活动地区。商代末年,陕西古公亶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奔江南开辟吴地,建立勾吴国。望亭属勾吴。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建长洲苑(又名吴王苑、茂苑)于境内。东汉末年,吴先主孙坚在乌角溪(现沙墩港)和鹤溪(大运河望亭段)交会处建御亭,形成集镇。
隋开皇九年,建了御亭驿,唐代时驿站属常州府,刺史李袭誉以梁代诗人庾肩吾“御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的诗句而易名“望亭”。
据史志所载,望亭运河边有一古驿站,碑亭内一块纪恩亭碑亦称皇亭碑、皇令碑。
碑亭为六角亭,碑高2米,1737年4月16日乾隆十五年立,刻记江南水灾免粮事告;石座高60厘米,碑前有长5米宽3米的台阶。
碑亭位于大运河西岸、望亭大桥旁。
历史文化是望亭的宝贝。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青铜器,汉唐宋时期的彩陶、青瓷、明清时期的铁器等出土文物以及御亭、望亭堰、望亭驿、纪恩亭、月城、设仓事宜碑等几十处遗址、古迹,60余座古桥,是望亭宝贵的文化遗产。
望亭还有伍象桥、沈宅、望亭城址3处相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水是望亭的灵魂。
望亭人正在规划打造运河公园。公园占地20万平方米,景观面积17.5万平方米,突出运河、驿站、御亭、沈宅等望亭历史、地理元素,分别展示了望亭的历史文化、工业文化、现代农业文化以及市民休闲文化,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双循环。
运河公园正在逐步恢复御碑亭、望亭驿等旧址,重点展示运河古镇文化和体验,将其与整个运河公园串联、重现望亭老街一角的风貌,挖掘街区历史文化价值,塑造运河古镇望亭历史文化新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