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浏览3月1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云南省通海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玉溪市通海县正式成为全国第136座、我省第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通海县历史悠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特色鲜明,文化遗存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近年来,通海县深入挖掘和梳理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保障文物修缮、古城保护、非遗传承、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物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华诗词之乡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海一步步走来,厚积底蕴薄发魅力。
文物丰富格局整
走出通海古城里的小巷,回到主路,一路往高处走,不多时便到了“秀甲南滇”的秀山公园。春日里的秀山公园,参天古木掩映,行于其间,舒适惬意。以“匾山联海”著称的秀山公园有200余副匾联碑刻,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完美描述秀山公园怡人风景的“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一联。古色古香的公式町王庙、三元宫、玉皇阁、普光寺、慈仁寺、娘娘殿、清凉台等唐、宋、元、明、清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与绿意盎然的古木山林交相辉映。
近两年来,秀山脚下的“望海楼”每逢周五便人气“暴涨”,这要归功于90后小伙许家杰。许家杰是通海南工文化传承有限公司负责人,他承租“望海楼”后,不仅每周五定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还在楼上展出自己收藏的珍贵木雕、石雕、陶瓷等,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
“孤城临水背依山,忆在江南烟雨间。”通海古城依山就势,占地面积约110公顷,其中,旧县历史文化街区、御城历史文化街区占地47.6公顷,保存有明清至民国年间集中成片的大量历史建筑。古城建造既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符合古代统治规制,还有利于自然排水,形成了“山城湖”自然生态环境与古城人工环境和谐相融的空间格局。从北南望,秀山为髻、古城为面、杞麓湖为镜,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据通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通海县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其中秀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45处,公布的历史建筑103处。馆藏文物40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295件。特别是秀山自唐代就有神祠,宋大理国初开始扩建,元时增建,明朝被推崇为云南四大名山之一,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点苍山齐名。
历史悠久永流传
春日里的通海,繁花似锦,一步一景、一院一景、一街一景。漫步在北街上,街心清渠流水潺潺,两侧盆景婀娜多姿,绿树红花与一栋栋青砖灰瓦的历史建筑相映成趣,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聚奎阁立于北街尽头,东西南北四条街道便以此为中心点四散开来。青石板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环绕古城,走进盐店巷、祁家巷、文星街等小街小巷,却是与东西南北街的熙攘热闹不同的光景。顺街而行,岁月静好,居住在此间的居民大都温和笃定、彬彬有礼且好客周到。似乎这里的每一处宅院、每一块石板、每一口古井都在默默奏唱着古老音韵。
据通海县委副书记、县长马春明介绍,早在新石器时代,通海境内就有先民居住。自唐南诏时开“通海城路”,置通海郡,就标志着通海建城,至今已有1260余年历史。通海自古为滇南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是“麊泠水道”和“通海城路”上重要的驿站。在通海721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汉、彝、回、蒙古、傣、哈尼等31个民族,31.04万人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
“通海是一个快1300岁的老城了。”张馨予是一位离家10年的通海人,自小在通海长大的她对这座小城有着深深的爱,“我认为通海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实至名归。”纵观通海,有“秀甲南滇”秀山、碧波万顷杞麓湖以及聚奎阁、文庙等文化遗产,有杨慎、阚祯兆等名家留下的名作。横看当今,通海人民温文尔雅,秉承着传统美德,厚德载物,和谐友爱,把现代的元素与历史的瑰宝合而为一。通海不仅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有温润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们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加、产权人参与’原则,累计投入5.6亿余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1亿余元、地方投入资金将近4亿元、群众自投资金约4960万元),对秀山古建筑群、小新村三圣宫厢房、马克昌故居、九龙池大寺、河西文庙、河西大福寺、四街常氏宗祠等文物实施修缮,先后完成文庙街、文星街等13条历史街道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通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海县还组织实施白塔心火葬墓、四街碧山青铜墓地、河西大凹山火葬墓、兴义贝丘遗址等文物考察勘探发掘。其中,兴义贝丘遗址入围“2016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终评项目”,荣获2018年“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通海将会编制方案保护通海各级文保单位,加大力度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交融贤者聚
杨杨是一位通海籍作家,自幼在通海长大,多部关于通海的文学作品在他的笔下诞生。他介绍,通海的木雕大师高应美、杞麓湖、秀山公园、女子洞经等,都为他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通海这片土地有浓厚的文化含量,我会不断挖掘和书写。”杨杨表示,如今,通海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每一个通海人都应该珍视并去保护。
在通海,有这样一批文化产业从业者,他们将自己喜欢的石雕、木雕、书画、篆刻、盆景做成了事业,他们认为,正是因为有了通海这座古城,才有了丰富的文化产业。
李兴伟经营着一家名为“通艺苑”的企业。深受通海传统文化熏陶的他,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这座小城,四处绘制独具特色的“文化墙”。在兴蒙乡下村白沙凹片区,含有蒙古族少女、蒙古包、摔跤比赛、马头琴、敖包等蒙古族元素的彩绘在李兴伟手下跃然墙上;在九龙街道大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他带来的“一树梨花开”彩绘墙惊艳了众人。
据悉,庄蹻入滇带入楚文化,“麊泠水道”引入汉文化,“通海城路”输入唐文化,元朝注入蒙回文化,明朝随屯军传入中原文化,一波波历史潮汐,使各种文化和文明在通海这片土地上交织、融合,将通海变成了多民族聚居和谐共生的乐土。
“通海黉宫,形胜甲于滇南,义学则于前,书院继于后,人文蔚起,科甲延绵,忠孝之士接踵而生,为滇南文风素著之区,故有士秀民良、礼乐名邦之称誉。”据记载,明清两代,通海、河西两县共有翰林4名、进士44名、举人605名。此外还有在此起兵并建立大理国的君主段思平,有先后领都元帅职、镇守曲陀关的阿喇铁木耳蒙古右旃父子,有名儒葛中选、钟士昌、阚祯兆和名宦赵城、朱阳、朱嶟,有音律奇才葛中选、眼科良药传奇人物沈育柏,有近代革命人士郑开文、马克昌、杨玉川,有阿拉伯文化大家纳训、纳忠。众多先贤汇聚于时光的长河,在通海的悠悠历史里闪耀光芒。
2008年6月,“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通海高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曾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节全国邀请赛,两次均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非物质传统文化项目中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