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浏览建水,古名“步头”,近称“临安”。历史底蕴醇厚,文化遗产殷实,拥有“古民居博物馆”之美誉,大量文物古迹、古建筑遍及这座古香古色的城市。近年来,建水县聚焦“干净、宜居、特色”三大要素,按照“古城古典化、新区特色化”的思路,从“可观可感”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两镇、两河、六道、六街区”建设,全力推进“美丽县城”创建。自此,星罗棋布的临安文化被深度激活,迎来黄金时代。2020年2月,建水县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美丽县城”。
标杆示范引领 彰显古城韵味
每逢旅游旺季,建水古城总是人潮涌动。从上午八九点开始,络绎不绝的游客便聚集于朝阳楼前,他们拿着自拍杆,争先恐后地与这栋比天安门历史还悠久的城楼合影。
繁华的朝阳楼对面,古城生活是另一处“建水”。阳光洒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在光影的变换中,迎晖路被勾勒出古朴宁静的气质。同样拥有这般气质的,是隐藏在石板路后的古屋。“通过深入实施古城传统风貌保护与恢复,大部分的房子经过保护修缮后再利用,成为建水城市与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业态——民宿。”建水县住建局副局长孔繁波介绍。
林立的民宿中,有一间特别的存在,“闲庭”被称为一号院,这是建水持续实施古城传统风貌保护与恢复进程中打造的第一个院子,是标杆,也是模板。“闲庭”保留着房子原有的肌理和风貌,修旧如旧,又以软装的形式使老房新意辈出。走进其中,凉意释出,身心放松,建水慢生活氤氲在每一个角落,游客将这样的民宿当做深度感受建水的体验落点。
以“闲庭”为样本,建水县相继启动了“十大院落”“新十大院落”和崇正书院、焕文书院等古民居、古建筑修缮,散落在古城里的一栋栋老房子陆续被激活,以新模样回归,“不仅是对传统的延续,更是盘活了建水独一无二的古建资源。”孔繁波说。
在建水,“闲庭”样本不止于此。建水县地标建筑“临窑”中的公厕,是当地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的探路者。“建水是新兴崛起的旅游城市,公厕是必要的配套设施,也是提升全县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县城的重要抓手。”目前,建水县已累计新建旅游公厕21座,其中6座在建,消除旱厕24座。庭院式结构设计的城隍庙公厕、法国黄建筑风格的小火车站公厕、传统院落风格的小节井公厕,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公厕,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今,“闲庭”样本仍在“发酵”,成为建水打造美丽县城的重要抓手。
布局多样业态 凸显独特底色
傍晚的“建水小调”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欢快的音乐响起来,灯光扫向舞台中央,几位穿着蓝衫、系着花围裙的妇人上台了。她们手拿蒲扇,在台上拉起家常。
关于建水豆腐的剧目,从妇人们聊天开始,到和着节奏唱开,“小豆腐包铁扎,一五一十才好熟,大豆腐包周正,八小十大九不输……”“建水小调”源于民间,盛于市井,经久不衰。“对文化资源的挖掘,边地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建水打造特色美丽县城的优势和方向。”孔繁波介绍。
“为提升服务,我们开办了1915艺术区,将铁路文化更好地宣传推广出去。”走进建水小火车站,曾经的货运站因米轨小火车的再次开行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目光,另一侧的艺术区成为新晋的“网红”旅游地。“艺术区展示着铁轨、火车及车轮,同时还有半浮雕形式的展示墙,让游客对铁路文化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建水小火车站负责人储丽琼说,业态的持续丰富,对项目的运维至关重要,通过招商引资,进入园区的酒吧、餐吧各有特色,“在艺术区表演台,不定期还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提升与游客的互动性。”
距朝阳楼不远处的鸡市街,摇身一变成为“朝阳楼外·小桂湖”市井文化街区。这里融合了建水县多民族文化,各种民族小吃、民族商品等琳琅满目,充分满足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吸引着大批游客。
用实体承载起文化,凸显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色,建水县全力打造主题特色街区,临安路特色街区稳步推进,紫陶主题街、小桂湖市井文化街区、百年滇越铁路主题公园1915艺术区成为“热浪打卡地”,越来越多的文化浸入项目拔地而起,让县城更美丽、更聚人气,不断满足群众生活、游客接待等需求,提升建水的吸引力、影响力、知名度。
整合创建力量 探索“临安模式”
被称为“两迤锁钥”的建水曾是云南的重要通道与关口,其创造的辉煌在繁华的古城中随处可见。2019年9月,经过4年的修缮重建,始建于公元1382年的临安府署正式对外开放。明清时期滇南临安府的行政中心经过增修、维修、扩建,以多元的方式,向来客展示中国古代的吏治建设和明清时期的府衙文化。
“在户科可以查看古代居民入户的流程,还可以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在多媒体屏上生成属于自己的古代身份证户口簿。”讲解员绘声绘色,游客好奇地上前一试,在获得体验感后纷纷喜笑颜开。
据介绍,临安府衙由华侨城世博集团以PPP模式运作建设,探索出社会资本与地方合作开发“旅游+文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此举是建水整合力量,创建美丽县城的成功探索。建水县创造性提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产权不变,谁建谁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补助,限时完成的‘临安模式’”,对所有恢复重建、新建项目的建筑风貌、层高、外立面进行严格控制,始终坚持“降建筑高度,降建筑密度,降人口密度”的“三降”原则,在保护与创建工作中走出一条“保护与建设相得益彰、群众利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