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浏览景迈山翁基古镇全景
传承 历史文脉生生不息
从2010年启动,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之路已经走过13个年头。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经过10多年努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体系得到很好的保存保护,从景迈山连绵不断延展出去的边疆生态文明及久远的历史人文脉络也得以生生不息。
景迈山叮咚乐队为游客表演歌舞
眺望层层叠叠翻滚绿色波浪的景迈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博物馆有关研究员此时正为申遗成功、也为久久为功的努力而自豪。“景迈山申遗价值,就在于这里展示了世居民族以茶林管理、土地利用和村落建设为代表的传统知识体系,塑造了景迈山以古茶林、村落、森林为核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合理分布、功能有机融合的茶文化景观遗产。”有关研究员介绍说,该遗产要素由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3片分隔防护林构成。申报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缓冲区面积11927.85公顷。
景迈山布朗族和傣族先民以古茶林为核心,对山区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合理布局,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智慧型山地人居环境。水源地在山顶;古茶林和村落在山地的中部,外围分隔防护林防止冬天低温和病虫害传播;耕地在水源充足的低海拔地区,避免了开垦和种植过程中对古茶林的干扰,保证了当地社会和经济一千多年的稳定发展。
古茶林不仅是他们的生产场所,也是他们的生活家园,更是整个景迈山的生态宝库。世居民族世世代代在茶山采茶耕作,经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景迈山作为山地森林农业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其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和谐发展方式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景迈山申遗13年来,山上山下的变化翻天覆地,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保护促民增收取得新进展、村庄建设取得新突破、民族团结展现新面貌。
以景迈山千年传承茶叶种植模式为启示,自2010年以来带动普洱市136万余亩茶园完成生态化管理,其中,澜沧县完成37.9万亩。其次,以遗产地可持续发展需求带动二产建设,在景迈山下实施了普洱茶加工仓储物流园区、茶马古窖等一批生产加工项目。同时,以遗产申报品牌效应带动三产增效,吸引了更多企业、游客来到景迈山,促进文旅融合、茶旅融合,2022年澜沧旅游人数6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4亿元。
申遗工作持续推动申报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景迈山古树茶均价由2010年的每公斤500元增长到现在的每公斤800—1200元。茶产业的提质增效也带动了当地旅游服务业,景迈乡村振兴示范园、景迈古树茶小镇等项目先后启动建设,中旅、柏联、安缦、松赞等知名文旅企业进驻,带动周边2600余名农民就业增收。此外,当地政府还出台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奖补办法,对670栋传统建筑挂牌保护和奖补,形成了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和“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2020年以来,奖补资金339万元,截至2022年底,景迈山居民人均纯收入2.03万元。
为了更好地保护茶树,每年的6月20日至8月20日被规定为景迈山禁采期,让茶树得以“休养生息”。此外,景迈山上成立了景迈物业公司,组建环境卫生管理专业队伍,投入垃圾清运车6辆,建成日处理6吨垃圾的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站31座,统一规划建设牲畜集中养殖区,配建化粪池或排污系统。组建了166个“同心互助组”,开展“火塘夜校”、“社房”等活动,组织社区传习布朗、傣族文化,修订村规民约,对遗产要素保护、传统民居维护、卫生习惯养成等进行约定,景迈山焕发新的活力。
如今的景迈山,基础设施更完善,整体风貌更协调,环境卫生更整洁,基层治理更有效。
茶在森林,村在茶林。生活在景迈山的人们与周边葱郁生长的茶树犹如亲人一般,相互见证,相互成就。世代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创造了独特的茶文化,保持着村村种茶、家家采茶、户户制茶的生产文化,传承着食茶用茶、民族习俗、民居建筑等生活文化。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坚守 文化信仰代代延续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千百年来,古茶林的位置、古茶树的品种及种植方式未曾改变,究竟是什么文化信仰维系了这种“人与自然、人与茶树”的和谐互动?
茶农用上电商平台
翁基是芒景村委会的一个布朗族寨子,也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要素的9个传统村落之一。时至今日,翁基老寨的主业仍是茶,寨子里也有客栈民宿,店名书写得像“筷子拼接起来”一般,朴实而充满诚意;传统干栏式民居在翁基得到完好保留,内部既有火塘也有卫生间,屋顶装饰的“两叶一芽”流泻出“茶”与这座寨子的历史渊源。
“两叶一芽”是茶叶的象征,也是布朗族人的精神图腾。景迈山布朗族头人帕哎冷一千多年前带领族人种植茶树,并在死后留下遗训——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难死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也怕你们吃光用光;只给你们留下茶树,让子孙后代取不完用不尽。
从北方一路南迁,彼时的布朗族人遭遇饥荒、瘟疫,是帕哎冷发现了茶的功效,拯救了族人的生命。帕哎冷因此被敬为当地茶祖,他的遗训被后人铭记于心。
漫步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俨然进入层次分明的绿色殿堂。上层是高大的榕树、樟树和高山栲,中层以灌木为主,有多依果、木香果及古茶树,地面是丰富的蕨类植物和苔藓地衣,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由高至低构建起一个多样性生态系统,看似规则排列,却又随意散落。
布朗族先民深谙人与茶树、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他们不会在茶区饲养水牛和羊,因水牛会用牛角破坏茶树,而羊会吃掉叶子,取而代之将黄牛放牧于茶园,黄牛进食杂草,牛粪成为天然肥料滋养植被、传播种子,继而实现生态平衡。
“按照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茶园周围必须要有一千米的隔离带,以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布朗族文化学者说,“古茶园就是布朗村寨的神林,这里不种农作物,禁止砍树、建房。”
布朗族文化学者告诉记者,茶祖文化既是信仰,也是布朗族人的行为手册。例如有人会将无意中捡拾到的木柴送回原地,而当遇见自然灾害时,也是首先检讨自己是否有过破坏自然的行为。适度索取,敬畏感恩自然,人与林共生,茶与千花万草共长……这些都是构成“茶祖文化信仰”的重要单元。
林下茶种植有着极为优越的生态优势,也因为生态茶的价格远高于台地茶,越来越多的茶农正在通过移栽高大乔木等植被营造生物多样性,回归林下种茶的传统方式,而这些经过改造的台地茶也将在百年之后成为古茶树。
该文化学者说,一千多年前祖先留下茶树给他的子孙享用,一千多年后新的古茶树又从子孙们手中栽种出来,人与自然、人与茶树的和谐互动将一代代延续下去。
和谐 独特景观推陈出新
“进入景迈山前,一定要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对全面系统认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很有帮助。”9月15日,记者来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跟随澜沧县博物馆有关研究员,探访运行约1年的景迈山古茶林遗产综合展示中心。
茶农前往古茶林采茶
在景迈山,过去、现在、未来,因茶而交融;茶农、茶商、茶客,因茶而聚首;传统与创新,因茶而互相浸润。走进展示中心,茶与一切的关联和渊源会逐渐立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进入序厅,作为景迈山世居民族的傣族、布朗族信仰图腾的寨心柱和茶魂柱以及一幅傣族传统雕版漏印工艺作品,引人注目。“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核心概念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千百年来,山上的世居民族以古茶林为核心,对山区土地合理布局、集约利用,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智慧型山地人居环境,构成了文化景观要素。”行至景迈山生活长廊展区,有关研究员指着橱窗里陈列的传统服饰、宗教祭祀用品、乐器、农具等物件告诉记者,所有展品都来自村民捐赠,他们把对景迈山的爱也倾注到了展示中心的建设里。
从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实景照片互动游戏中,直观了解“人茶相依、万物和谐”的内涵;在视频《一杯茶的诞生》里,体验“自然创造茶树、人类创造茶,每一杯茶都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的精髓……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观众可以即刻置身不同的时空,沉浸式领略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的生态、人文魅力以及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文化景观。
中国江北、江南、华南和西南四大茶产区的名茶以及中国茶叶的种类、五大洲茶树引种的历史……在茶叶之路展区,除了展示景迈山的茶,还勾勒出茶叶在中国和世界的传播线路。“中国茶叶通过茶叶之路被送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各国独特的茶文化,进而对全球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关研究员说。
遵循整体保护的原则,景迈山传统村落内仍保留有数百座干栏式民居建筑。展示中心的三组微缩模型,以不同的生活场景,还原傣族、布朗族演进的历程和景迈山的生活方式。“以糯岗古寨模型为例,选择背山面水、坡度较缓、用地条件较好的地点建设村寨,在高地建佛寺,在中心设寨心,建筑围绕寨心布局。”有关研究员说。
“来到这里,观众能站在时空的高度先了解景迈山全貌。带着这份了解,在景迈山的一步一景都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读懂每一个村寨、每一户人家、每一片古茶林、每一盏清茶后面的故事。”下山后,一名四川游客感触颇深。
据介绍,景迈山古茶林遗产综合展示中心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于2022年1月完成布展,同年8月正式运行。该中心全面系统展示了遗产地概况、遗产研究与保护经验成果,是立体化阐释“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综合性展陈和体验空间。
呵护 美好家园共同构筑
“比我们懂茶的人很多,但没有人比我们更懂景迈山。”在一名傣族姑娘看来,景迈山是家园、茶树就像家人。
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
村民们大概没有想到,自己日常的生活方式,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遗产项目攒够了先天条件。
按世界遗产中心要求,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需要具备三要素: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3片分隔防护林。
在遗产核心区糯岗村民小组,站在村头高处,“三要素”尽收眼底:脚下是村落,对面山上,一棵棵古茶树生机盎然。分隔防护林漫出视野的尽头,守护着村落,也守护着古茶林。
为了保护好“三要素”的完整性,当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房屋均为传统建筑,为全木质结构,修缮工作除了要求结构、外观不变,修旧如旧;还要做到既尊重传统民俗,又不破坏生态。”澜沧县博物馆有关研究员介绍,当地主要世居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火塘文化,这一要素也在民居修缮中保留了下来。村民家家户户轮流值班、鸣锣喊寨,提醒村民注意防火安全。
传统古村落保护,消防安全管理不容忽视。结合景迈山申遗工作,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制定巩固拓展“消防守护景迈山”计划,抽调骨干力量成立“消防守护服务队”长期前置驻守,深入景迈山遗产核心区在内的15个村寨“敲门入户”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宣传工作、保养设施工作。
“除了每家配备统一水缸、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我们24小时都在巡视村落,时刻关注用火情况,指导村民用火。此外,我们还创新开展工作,以自救、互救为目的,村民10户为一组,组建166个‘同心互助’联动组;开展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训,实现邻里守望、户户联防。”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介绍,在消防知识培训中,考虑到部分居民不通汉语,支队还招录了一名当地村民作为专职消防队员,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培训,确保消防知识村民听得懂、学得会、善运用。
如今,村子古风依旧,消防、饮水、公共空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古茶树立法保护也在同步进行,聚焦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管理,修订了《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聚焦古茶树保护管理,相继出台《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等法规,正在制定《景迈山古茶林及古茶树管护技术规定》;聚焦村落民居保护管理,颁布《景迈山遗产地建设活动导则》《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奖补办法(试行)》等。此外,部分村寨还根据各自的民族特点,制定了村规民约。严防严控一切有损景迈山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的行为发生,确保“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景观结构得以延续。
艰辛付出后,此刻的景迈山,山未变,茶树更绿,古村更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