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浏览彝山的火把梨红了!红透皮甜透心的火把梨一熟,火热的盛夏一下子点燃了彝山一年一度的激情,红红火火的火把节到来了。
生活在哀牢山深处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白竹山下者柯哨村的彝族罗婺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火把节活动。
每年一到火把节,这块多情的土地就会被火热的激情点燃,远方的客人来了,外出的游子归来了,嫁出去的姑娘回来了,走亲串戚的来了,外国的观光客来了,就连城里人也不愿在城市过“火树银花”的火把节,一群群地来到彝山者柯哨,与当地的罗婺人一起过原汁原味的火把节。
去年夏天,我参加了者柯哨村神圣的火把节开节仪式。
这天下午的天气好极了,雨后的山冈是那样青翠,被透雨洗过的松针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清香。山坡上,小路边,那黄的、紫的、红的、蓝的野花开成一片。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这一天,者柯哨四山八凹15个村寨,附近村寨每户一个成年男子都到齐了,一大早就到村背后的祭天山梁子,参加神圣的大锣笙节祭祀开节仪式。
者柯哨村彝族罗婺人没有土主庙,在大树下设坛祭祀。祭天山就是他们祭祀的土主山,土主山严禁放牧、开荒,不准砍树,不准在附近大小便,尤其是祭祀用的树,不准攀折。
中午时分,山顶祭天山梁子上,庄严肃穆的火把节开节仪式开始了。仪式开始前,先由毕摩和族人中的长者设祭祀道场,砍来松枝、青㭎栗树枝,用秧草捆绑搭几间小窝棚,一旁插上青㭎栗树枝,在一棵双杈的青香树下点上八卦形图案的香,再设置祭台。在香案上摆放米、酒、盐、腊肉等食物,上面罩上一盅酒,再由呗马祭祀诵经,然后牵牛绕祭祀的场子走一圈,最后进行扳牛比赛,举牛祭天。
祭天彝语为“撮所白”。双柏的彝族罗婺人认为天是万物之先,先有天才有地,世间天最大、地第二大,所以每年的火把节第一件事就是祭天,祭天是彝族的第一大事。
祭祀开始,先由毕摩念经,领着大家先祭天,然后祭山神、地神、祭祖先,祭祀结束后才拿出各家带来的米和砍好的肉烧火煮饭,煮熟后拿出各家自带的米酒,围坐在山上共同野餐。
罗婺人热情好客,待客祭祀都以四只脚的牛羊为贵,这一天一般不用鸡鸭鹅类。不管过去怎样困难都要宰牛羊,然后打卦,卦卜来年的雨水好坏,祈求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席间,先由“头家”向毕摩、长辈和各家各户敬酒,感谢他们在此次活动中鼎力相助,通力合作,然后恭请毕摩和长者唱古歌,祈福保佑,使罗婺人共享节日的福祥。
敬酒完毕,由毕摩和长者、领锣人领唱迎客古歌,并一一相互敬酒,祈求年年过大锣笙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酒席结束后,由毕摩领着所有的男子接“火神”回家,第一天的仪式结束。
罗婺是宋代以前吐朵氏族有一代君长的名字,后来成为族名。传至矣格时,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罗婺万户侯”北路土官总管;传至安那时,授武定路军民总管。武定曾是“雄冠三十七部之首”的罗婺部中心。
据说,双柏彝族罗婺人都是过去从武定罗婺部落迁移来的,所以每年的大锣笙节还有武定老家的客人来做客,过去步行要走10天的山路。
据当地的彝族老人讲,那棵两杈的青香树也很特别。相传远古的时候洪水泛滥,大水淹死了部落所有的人,只有始祖阿普笃慕藏在葫芦中随水漂流,有幸被一棵青香树夹住才获救,所以罗婺人祭天时的祭坛就设在一棵双杈的青香树下面,以敬这棵双杈青香树的救命之恩。
六月是流火的季节,流火的彝山热情激荡,热血奔涌。罗婺人热情好客,大锣笙节期间,不管哪里的客人来都要热情接待,很多人每次到者柯哨村与罗婺兄弟过大锣笙节,都会有火样的热情在心中燃烧,每一次的感觉都会不一样。他们的热情会把你的激情点燃,会让你忘掉一切,忘掉生活中的烦恼和工作的疲乏。
第二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者柯哨的罗婺山寨却十分寂静。
在双柏者柯哨、上者窝、秧田箐、李方村一带的彝族罗婺人的传统习俗中,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罗婺人最禁忌的日子,即喜鹊姑娘殉难日,她是在火中殉情的,所以这一天要禁火,一天到晚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食。这一天,所有的罗婺人都要停止一切农事活动,不动锄头、刀子、镰刀等一切农具,也不能做针线活,不能杀生,更不能搞任何娱乐歌舞活动,要到晚间子夜时分各家才在自家的门头、畜厩门头分别插上两三炷点燃的香,以示敬神点火,以祈诸神保佑,万事顺利。
农历六月二十六是火把节开场仪式后的第一天,也是火把节活动的第一个高潮。
这一天,外乡镇的、外州县的朋友陆续赶来,男人围着跳大锣笙狂欢,女的站成一排、围成一圈唱调子。很多年轻的姑娘小伙不甘寂寞了,纷纷走向山坡,走向其他跳笙场,去和外地来的年轻人一起跳“三跺脚”、“阿乖佬”和“四弦”。
跳笙场上是年轻人的天地。
农历六月二十七,节日的气氛更浓。三弦弹起来,调子唱起来,大家围拢来,一齐来跳笙。山坡上只要有稍平整的地方,就会有跳笙的青年男女。几十人、几百人围成一个又一个圈,一个个都热情似火,欢乐无比。
中午十二点多,山歌比赛开始。
时间还不到,一群群跃跃欲试的小伙子们弹着三弦来了,最抢眼的当然是那些满脸绯红的彝家姑娘。她们穿着节日的衣裙,戴上少女的首饰、围腰,打扮得漂亮、迷人。她们能歌善舞、聪明能干,犹如大山里含苞带露的马缨花,美得天然纯朴。这一天,众多的彝家姑娘聚集在一起,成了彝山一道令人炫目的风景,更不用说她们唱的那些山歌,那些令人情感涌动、美妙醉人的情歌对唱了。
这一天,白天与晚上一样,大锣笙舞都要跳完十二折,是大锣笙舞跳得最完整的一天。
那些激情如火的年轻人,都挤着往赛歌场上跑,拉起手一圈一圈地跳……
晚上,夜幕还来不及降临,性急的姑娘小伙早已是心急难耐了。
第一堆柴火点燃了,熊熊的火光映红了宽阔的跳笙场,映红了无数青年男女美丽如花的脸庞。
随着第一堆火点燃,第二堆、第三堆迅速燃起。这时,无数的小火把舞着,跳动着,像满天的星星。这是火把节中人最多的一夜,火堆旁、山坡上,人们围成一圈又一圈,人们弹着、唱着、跳着,三弦声、歌声、舞步与无数的火把融为一体,与天上的星星融为一体。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根在彝山,彝族是火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