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自由行攻略 - 又闹猛又沾福,你还来得及去胥口“抬猛将”

2024-03-28 00:00 157 浏览
 

文图/应志刚

当我流连在城市的剧院,看西洋舶来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队的演出,回想儿时在故乡山村,依着祖母,看县城来的戏班子唱那些咿咿呀呀的“戏文”,内心如潺流击鼓。

那些我曾视若糟粕,在年少轻狂时想要拼命忘却的记忆,却令步入中年仍在流浪的灵魂,仿似叶落归根一般的安详。

来自原乡的印记,恰似故乡亲人邮寄的土产,在外人感觉难以入口的惊讶中食之如饴,饱满的乡情由味蕾填塞到身体的每个角落。

如同每年正月十三,苏州太湖畔的胥口镇,在乡村隆重登场的“抬猛将”,以一种市井的热闹,为高楼林立的寡情都市,添了几分农耕时代的温情。

胥口镇蒋家村,这个在繁华姑苏,仍然保留村庄建制的村落,平日里是落寞的。

处于高速发展的城市,灰头土脸的“城中村”有时令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也羞于提及。这里的老房子,日常住的是老年人或者外来打工者,但凡有点能力的年轻人,都在外面闯世界。

村庄守着一年的寡淡,只等着正月十三的到来。那一天,村庄像一位过金婚的老妪,喜庆的气氛烘得布满岁月沧桑的脸,泛出几许羞涩的红晕。

一场“抬猛将”的狂欢活动,惹来成千上万的人“轧闹猛”,村庄的空地和绕村而过的阔大马路,停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亲友或是游客的车辆。

年轻人携家带口赶回村庄。那一天,村庄是他们的故乡,是他们代替年迈的父母以主人的身份款待亲友的日子。

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只要进了家门都是客,主人就会管一天的酒饭。

一早,先是村口炸响一枚爆竹,铿铿锵锵的锣鼓声由远及近,“抬猛将”开场了。

按照农耕时代的组织划分,村里每个“生产队”都有一支“抬猛将”的队伍,依次抬着“猛将”穿街走巷在村里游行。这是村里人最重视的习俗,“年可以不过,正月十三抬猛将必须回家”。

队伍由一面杏黄大旗引领,四位壮汉抬着英武的“猛将”坐像紧随其后,后面簇拥着打腰鼓、敲铜锣、舞连厢的队伍,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走过。

“猛将”经过谁家,一家老小恭恭敬敬对着坐像供香礼拜,日常调皮捣蛋的孩童此刻也是面色虔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老人们则口中念念有词,大抵是保佑一家平安,儿子女儿多赚钱,小朋友会念书之类。

游行了一圈已近中午,“猛将”被安放在村口的广场,不时有三五成群的村民前来拜祭,坐像前的香烛一直到晚间都不曾间断。

午饭过后,各个组照例抬着猛将游行。小孩子们跟着队伍疯玩,大人们则忙个不歇,大锅灶上炖着猪羊鱼肉,各色冷盘、成箱的酒,依次摆上台面。

夜间是“抬猛将”的高潮,又称“抢猛将”。

7时刚过,一个赤膊壮汉敲响锣鼓,身后8位同样赤膊的壮汉迅速抬起“猛将”坐像,风驰电骋般向前奔跑,穿越原本拥堵又迅速向两侧后退的人墙,眨眼间,消失在了村巷的尽头。

壮汉们抬着“猛将”要在村里主干道上奔跑三圈,再由其余几组人马争抢,抢到的一组才有资格抬着“猛将”继续在村子里狂奔。

不论气候如何,抬猛将的壮汉们都必须赤膊上阵。虽已入春,但入夜后的气温却在零度以下,但你问他们冷不冷,壮汉们肯定大声喊,“不冷!不冷!”因为只有最强壮的男人才有资格“抬猛将”。

那是他们的荣光。

正月十三抬猛将,是苏州太湖流域的民俗,尤以胥口镇蒋家村最为热闹,目前已被列入苏州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据文献记载,猛将是驱蝗神,清代官府曾将他作为“驱蝗正神”列入祀典。

但在苏州民间,猛将不止于驱蝗,农民祈求驱除农作物病虫害,一年都风调雨顺;渔民祈求鱼虾满仓、风平浪静;蚕农则祈求蚕花茂盛,年年都有好收成。

在当地民众的心目中,猛将是一位热心为民、有求必应的保护神。

这个寄托着农耕民族朴素愿望的年俗,至今已流传近千年。

蒋家村的人说,正月十三比过春节还热闹,年轻人在外赶不及回家过年不要紧,但“抬猛将”的日子,就算天上下刀子也得回家。

一个古老的民俗何以让蒋家村人如此珍视?

有人说,是因为这份原汁原味的乡土情、烟火气,给了薄情都市里挣扎求生的人们几许温情;也有人说,这是深埋于太湖子弟骨子里的乡愁,需要一种仪式感。

但我更愿相信,这是江南人善良的人文基因,在这片土地的延续。

在有正月十三“抬猛将”习俗的胥口镇,将这一习俗保留的最为原汁原味的蒋家村和堰头村,向来都有互帮互助的传统,谁家一时难以周济,大家伙就会聚在一起尽自己的力帮着度难关。

而这,正是“猛将”的品质。

人们代代相传,“猛将”是一位“集富济贫”的大英雄,他把自己的田地分给村民,村民们则把自己种出的一小部分粮食交给猛将。但猛将并不独享这些粮食,而是分发给村里那些吃不上饭的贫困人家。

正月十三“抬猛将”,是村民与神灵之间的一份精神契约,是古老土地烙刻在子民骨血里的基因。

人们敬畏神灵,是对祖先智慧的一种顶礼膜拜;人们尊崇良善,是对美好生活的感恩与称颂。

我们无法抗拒时代的巨轮飞转,在没有刹车的轨道上被推着前进,但我们也时时回首来路,不厌其烦用隆重的仪式加以缅怀。

记得来路,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因为,风筝走得再远,也有一根线连接着土地。

应志刚:浙江宁波人。

任职媒体20载,曾任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人民网苏南频道新闻中心主任、中国日报网江苏频道总编。2024年创办苏州博采众创传媒有限公司。

旅行达人:乐途灵感旅行家(央视形象代言人)、同程旅行家、驴妈妈旅行达人、途牛大玩家、中国国家地理网专栏作者等。

文旅作家:已出版《混在美女如云的日子》、《最高使命》、《突然有了乡愁》、《散落一地的温柔》等。


<
分享:
相关内容
  • 云南旅游自由行攻略 - 三亚去云南旅游线路
    标题:三亚到云南旅游线路推荐:畅游两大热门旅游胜地 导语:三亚和云南是我国两大热门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本文将为您推荐一条从三亚到云南的旅游线路,带您领略两大旅游胜地
  • 云南旅游自由行攻略 - 一月份到云南旅游怎么样
    一月份到云南旅游怎么样?探寻冬日秘境,感受独特风情 导语:云南,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拥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族风情。一月份,当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寒冷的冬季时,云南却
  • 云南旅游自由行攻略 - 南宁云南旅游
    标题:南宁出发,探索云南秘境之旅 在我国西南边陲,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那里有着多元的民族风情、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就是被誉为“秘境”的云南。从南宁出发,
  • 云南旅游自由行攻略 - 云南旅游法全文
    标题:云南旅游法全文解析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地旅游法规也逐步完善。作为我国旅游大省的云南,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云南省旅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旨在规范云南省
  • 云南旅游自由行攻略 - 云南旅游资源特色
    标题:云南旅游资源特色探秘 摘要: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本文旨在介绍云南旅游资源特色,从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游客
相关推荐
免费获取定制行程
  • 15174421088 微信同号
  • 13307448811 微信同号
  • 825210@qq.com
热门内容
友情链接
旅游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