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浏览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得益于独特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出数量众多、类别丰富、价值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行走在昆明城乡之间,从校园教学到赛事活动,从街头展演到节庆活动,非遗文化以越来越多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保护有妙招
2020年9月,昆明地铁4号线开行“瓦猫”专列。“瓦猫”作为昆明的一个文化符号、文化IP,出现在地铁站台的电子显示屏、报站屏、车门、车厢上。像“瓦猫”一样,乌铜走银、彝绣等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也走出“深闺”,走向热气腾腾的烟火人间。
滇剧、花灯、阿诗玛,承载着昆明可以言说的历史记忆;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金殿庙会,走进昆明人的节庆生活;过桥米线、云腿月饼,是昆明的地方美味;斑铜、扎染、掐丝珐琅彩画、“瓦猫”、云子围棋则是可以带走的昆明风物记忆……近年来,昆明市依托整体保护、融合发展等举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系列组合拳盘活了沉睡的资源,为昆明非遗文化“活下去”、“活得好”注入了新动能。
对群众基础好、有市场前景的织染刺绣、竹木雕刻等传统技艺,昆明市大力进行政策帮扶、资金扶持。在政策支持下,石林彝族自治县组建了石林彝族刺绣行业妇女联合会,建设“石林彝族刺绣传习中心”,目前全县从事刺绣行业的企业、手工作坊300余个,专兼职从业人员近3500人。“市里既给资金又给场地,让我们的传统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石林县彝族撒尼刺绣国家级传承人毕跃英感慨道。
“中国(昆明)官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系列活动、“昆明滇剧艺术周”,内容丰富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为广大市民搭建了了解非遗的平台,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截至2022年12月底,昆明市共有非遗四级名录项目7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75项、市级274项、县级378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日益完善;全市挂牌省级非遗传承基地5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14个、县(区)级非遗传承基地6个。
牛街庄滇戏传习馆上演《杨门女将》
传承有秘诀
走进官渡古镇“乌铜走银传习馆”内,乌铜走银非遗传承人金永才正带着徒弟进行创作。
数十年光影流转,金永才将乌铜走银与自己的一生紧密联系,把非遗传承视作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不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都在于保护传承人,在于传承人放下身段、转变观念。”金永才说。
传统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昆明市每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在各中小学、职校、特校、老年大学等学校,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开展教学;在社区开展皮葫芦雕绘、面塑等传承活动,把非遗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扩大非遗传承人群。
昆明滇蜂风筝俱乐部创始人李竞飞,开办了云南省首批美术特色工作室——昆一中“李竞飞综合材料美术工作室”,让中学生真实体验放飞“滇派风筝”的乐趣,在此基础上研究风筝的制作,身体力行将非遗传承下去,让学校成为了传统民间文化培育的基地、沃土。
通过申报认定、发放补助、组织培训等工作,昆明市非遗传承人培养取得了实效。2021年,昆明市新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5人,市级传承人每年每人发放传承补助3000元,大多数县(市、区)也为每人每年发放600元至2500元补助。2019年以来,市、县两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000余人次。
发展有活力
锣鼓响起,丝弦声声,演员们戴上珠钗,舞起水袖,演出精心编排的滇剧传统剧目《游湖》……位于昆明老街的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小院内,上演着精彩的花灯、滇剧,不大的小院,里三层外三层都是观看演出的市民、游客。
曾几何时,非遗叫好不叫座。不过,今年春节假期,昆明的非遗文化项目从旅游“配菜”上升为“主角”,在官渡古镇、昆明老街,各家非遗传习馆人流如织,年轻人钟爱的晋宁小渔村、南强街等网红打卡地也处处可见非遗的身影。坐拥丰富旅游资源的昆明,让“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已成景区标配。
在官渡古镇,云子博物馆、乌铜走银传习馆、滇池船艺博物馆、滇派内画艺术传习馆、滇派面塑体验馆……走在古镇长长的石板路上,游客们在赏游途中感受着非遗之美。
以基诺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为题材的面塑作品在暖黄色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生动。在滇派面塑体验馆里,游客们拿起摆在桌上已经调好色的面团开捏,“完成一件面塑作品一般从头部做起,再按照比例进行定位。”面塑非遗传承人刘丽春手把手地为游客们教学。昆明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游客沿着步道逛逛古镇,吃吃美食、拍拍照,很快就离开了。现在,非遗进了景区,留住了游客,也走进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