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浏览朋友远道而来,我常常要去接站。
不管朋友从昆明来,还是从滇西大理来,如果你乘坐动车,我总会说:我到楚雄高铁站接你。如果你乘坐汽车,我总会说:你从彝人古镇楚雄西收费站下,我在出站口等你。
坐落在滇西黄金旅游线上的彝人古镇,起源于宋代。当时的威楚,就是今天的楚雄,属大理国统治地域,内有威楚城,外有德江城。德江城既是高氏的统治署衙,也是高氏接待八方郡牧、王室和宾客的居所。在尘封的岁月里,德江城不仅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也是一座装满历史文化的古城。彝人古镇就是德江城的前世今生,以“古”为经,以“彝”为纬,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级民族团结示范区,是镶嵌在滇西咽喉茶马古道的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画。我生于斯,长于斯,是持有这张响当当名片的楚雄人。
这些年,随着彝人古镇的复古风格,民族文化也在复苏,民风民俗在还原,旅游在升温,我接待四面八方的朋友,总是喜欢把他们安排在彝人古镇。
在彝人古镇,有各种各样的餐饮小吃。地地道道楚雄菜的红龙草墩屋,听起来是个小店,吃过的人才知道,那是楚雄特色餐饮的招牌名店,不少名流曾经大驾光临。还有山菌园、山菌美食苑、山菜园、羊汤锅、牛汤锅、香羊园、彝家土八碗、彝族老土菜等很多星罗棋布的餐馆和小吃店,经营的都是楚雄味道。这些地方,不论是房屋装修,还是餐具,都展示着或多或少的彝族文化符号,还有彝家姑娘小伙琴弦伴唱的敬酒歌:“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一首歌一杯酒,火辣辣的热情,火辣辣的酒,真是三杯四杯不嫌少,九杯十杯还想喝。还有随着旅游浪潮而来的韩国料理、天下渔村、御莱蒸品、御品轩、毛家饭店、一颗印等等。彝人古镇的餐饮都承载着楚雄特色,涵盖了当地自产自销的猪鸡牛羊鱼鸭鹅、山茅土菜野生菌,来自全国各地的海鲜,麻辣香甜,总有一样适合你的胃口,总有一味是你舌尖上的中国。
彝人古镇,夜生活最热闹的要数火车桥下面的烧烤夜市一条街,太阳和月亮还没有交接班,就有人迫不及待登场,晚饭夜宵一起吃。夜幕降临,一眼望不到头的“长街宴”,摩肩接踵,一个摊挨着一个摊,精心准备的肉串蔬菜琳琅满目,炉火通红,烟火缭绕,此起彼落的吆喝声里弥漫着烧烤的香味。随便一屁股坐下去,一边喝着来自山野的雀嘴茶、野把子茶、苦荞茶,一边点菜,围着一张桌子,一盆炭火,自己在火帘上随心所欲不断翻弄,不断烧烤,白酒啤酒任选一杯,交杯换盏吃吃喝喝,喝喝吃吃,道不尽的友谊情长,说不完的家长里短,聊不完的天南海北,品不尽的人间烟火,不知不觉就醉在了香喷喷的夜色里。
彝人古镇毕摩广场,每天晚上都有毕摩祭火仪式举行。毕摩是彝族社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彝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为男性。祭火仪式开始,广场中央的大火盆里熊熊的篝火烧起来,身着彝族披肩的毕摩高举着神圣的火把,手舞足蹈,振振有词诵说经文,叙述着火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随后,围观的人纷纷加入,手持火把依次跟着毕摩,一场以火为主题的彝族歌舞穿越时空从远古走来,从大山深处的彝家火塘起身走来,唱起来,跳起来,篝火不熄,狂欢不止。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祖祖辈辈都与火相伴,凡是有彝家人的地方,就有火光闪亮,就有歌舞狂欢。庄重的毕摩祭火仪式,年年岁岁,天天如此,在彝人古镇复制上演,演绎着生生不息的火之舞,展示着生生不息的火文化。
除了毕摩广场,在彝人古镇的大门口,每天晚上还有很多自娱自乐的彝族歌舞,这方的调子,那方的山歌,如山间潺潺流淌汇入金沙江的无数条小溪,汇集在彝人古镇这个民族大家庭里的。有熟悉的会唱会跳的领头,有陌生的,不熟悉的跟随,手牵手,围成圈,随着琴弦音乐的旋律,唱啊唱,跳啊跳。这是彝族人亘古至今茶余饭后的广场舞,这是彝族人会走路就唱到老跳到老的健身操。琴弦淙淙,舞步铮铮,似高山行云流水一曲又一曲,仿佛是一场没完没了的彝族歌舞擂台赛。真是“阿哥跳烂千层底,阿妹跳烂绣花鞋,跳起黄灰做得药,跳脚跳到月亮落。”
除了火把广场,还有“彝家调子大家唱”、“彝族文化小舞台”之类的街边助兴演唱。桌子大的一个小舞台,两只音响,一只话筒,一人独唱或两三人组合,你亮相唱一首,我登台唱一调,一曲又一曲,高亢激情,循环演唱着彝家的歌舞,仿佛是一场小型街头的演唱会,每天晚上都会招引很多游人驻足停步,观光捧场。彝家歌手的调子如山间的知了,究竟有多少?三天三夜唱不完。如果你是过客,仅凭一双耳朵,两只眼睛,永远也听不够,看不饱,只能拍几张照片,录几段视频抖音,或者买个U盘碟片带走慢慢品赏。
彝人古镇是一个开满花朵的古镇。还有很多来自彝家绣娘手下的服饰、绣花鞋、被兜、挎包、荷包等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饰绣物品,绽放的都是彝家女人心灵手巧的成果,点缀的都是鲜花般的生活。走进那一家家花枝招展的店铺,仿佛就是堕入了鸟语花香的世界,成了花痴,被花俘虏。
彝人古镇是一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葩。还有很多发掘于清朝的永仁苴却砚,看上去青如碧玉,黄似金瞳,白如玉牙,黑如绿黛。从古至今,备受书画爱好者的青睐。曾经在亚太地区博览会和中国首届名砚博览会上获金奖,启功先生挥毫题写的“中国苴却砚”。一块小小的石头,从川滇交界的金沙江畔出土,摇身一变成了文人墨客的瑰宝。
彝人古镇,它是云南的江南,是彝乡彝寨的容妆。仅此这些,只是彝人古镇的凤毛麟角,也许不成其为我在彝人古镇等你的理由。但我是彝人古镇一条回环往复的鱼儿,这里是我游来游去最喜欢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