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浏览会泽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全景
重走长征路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指出:“当年革命十分艰难,也可能不成功,但人们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一定会前赴后继,哪怕当时不成功,将来也必然成功!这个理想信念我们一定要有,要把这个火烧得旺旺的。”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红九军团于1935年5月1日至4日在会泽短暂修整,扩充红军1500余人,在这里播下了信念的火种。为保存革命遗址,传承红色文化,会泽县委、县政府在国家旅游局支持下,于2004年在县城西北4公里处的水城村,建成了扩红文化生态园,现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曲靖市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水城村也称梨园,有数百亩古梨树,所产乌梨香甜可口,久负盛名。每年梨花时节,人们络绎不绝来到扩红文化生态园踏青赏花,瞻仰革命遗迹,了解长征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水城扩红热潮
1935年4月30日,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政治部主任黄火青率领下,从云南宣威出发,跨过牛栏江,长途奔袭到达会泽。红军所到之处,不断有群众报名参军,大井29人,者海80多人,在红军占领东川(会泽)城后,县城集中报名上千人。红军在会泽的四五天时间里,掀起“扩红”热潮,扩军1500余人。红九军团对这支新生力量极为重视,召开临时会议,决定由红九军团作战科长刘雄武兼任新兵营营长,这个新兵营也被称为“刘雄武营”。
刘雄武军事素养过硬,带兵经验丰富,因他是宣威板桥人,以“家乡人”的特殊身份,更容易与新兵沟通,增进互相了解。刘雄武(1904—1937),原名刘照魁,1925年投奔滇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升任排长。1928年带领全排毅然投奔井冈山红军,先后参与了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3月,任红三军九师师长,率部参加漳州战役,取得重大成果。同年冬,任江西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1933年3月,成立红军第二十三军,刘雄武任军长,率部转战于闽西和粤赣边地区。是年全军缩编,任红一军团三师八团团长。1934年9月,任红九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1935年10月,红九军团奉命改称三十二军,刘雄武仍任作战科长。1936年秋,调任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参谋长。是年10月,长征到达甘肃,11月奉命编入西路军,参加西征作战。1937年4月26日,在甘肃安西县(今瓜州县)红柳园子,红军与10倍于己之敌遭遇,浴血奋战,刘雄武壮烈牺牲,年仅33岁。200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刘雄武被云南省确定为“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突出贡献人物”之一。
红九军团决定将扩红整编的地点定在水城梨园。这里曾是明代东川土司古城遗址,负山控水,故名水城,有百年古梨树300亩,易于隐蔽疏散和躲过敌机的侦察轰炸。5月4日清晨,红军队伍在水城集结。何长工主持扩红整编,罗炳辉发表讲话,向新战士宣讲共产党和红军的宗旨、纲领以及北上抗日的意义。之后,新兵营营长刘雄武宣布了各连、排、班长名单,并把作战经验丰富的老红军战士分别安排在新兵营里,采取老兵带新兵、边行军边练兵的办法,每连人数多达170到180多人,超过寻常编制。扩红整编持续了两个小时。水城扩红是红九军团长征途中扩红人数最多的一次。
红九军团在会泽得到修整,补充了大量的兵力和军需物资。红九军团在会泽筹款10万银圆、布匹400多匹,收缴枪支1500多支、手榴弹500多枚、子弹2万余发。部队离开会泽时,“每个红军战士都穿上了一套新衣,还有挎包、子弹袋、粮袋。”正如《黄火青回忆录·东川之战》所说:“东川一役,是九军团和中央失掉联系后单独行动期间最大的一次胜利行动,全军上下无不津津乐道,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也有其独特意义。”
点燃革命火焰
会泽县是云南省59个革命老区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7年,会泽就诞生了曲靖地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基层组织——中共东川(会泽)支部。1927年入党的蒋开榜,成为曲靖地区在本地区第一位入党的党员和第一个党组织的负责人;1928年入党的吴永康,1930年成为中共陆良中心县委书记,时任中国工农红军暂编红军三十八军军长,他领导的陆良暴动,打响了滇东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33年,蒋开榜、刘文明组织平开富等会泽贫苦有志青年26人,前往江西投奔中央红军,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1934年,会泽革命先驱蒋开榜、刘文明英勇就义。
1935年,1500余名会泽青年踊跃参加红军。会泽人民还为红军提供了大量的军需补充。长征胜利后,会泽籍红军战士编入八路军、新四军,他们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甚至朝鲜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
抗战时期,会泽应征入伍人数达1.24万人,阵亡达3300余人。
解放战争时期,会泽的反蒋武装起义风起云涌,游击战争的烈火燃遍全县,火红、尖山两次武装起义震惊全省。1949年,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后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六支队)两次攻占会泽县城,迎来了会泽的解放。
传承红色光荣
会泽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包括“乌蒙磅礴”大型群雕、会泽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乌蒙磅礴”大型群雕始建于2003年11月,2004年8月竣工,占地2637平方米,台阶188级,垂直高度28.3米,雕塑长18米、宽6米、高11.7米,重量550吨,是目前省内体量最大的群雕,结构严谨,宏伟壮观,再现了当年扩红热潮。会泽革命历史纪念馆整幢建筑与“乌蒙磅礴”群雕处在同一中轴线上,二者遥相呼应,于2015年7月装修布展。纪念馆外墙上镌刻着12幅红色浮雕,其中刻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及4幅配图。其他浮雕内容表现了红军攻克会泽、打土豪、分田地、军民鱼水、扩红北上等红九军团长征过会泽这段史实。
纪念馆展厅由“乌蒙明珠”“星星之火”“红色铁流”“星火燎原”“再谱新篇”和“会泽革命遗址”6个部分组成,图文并茂,以中共会泽地方组织革命斗争史为主题,展示了中共会泽地方组织早期的革命斗争、中央红军第九军团长征过会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革命斗争等历史事件。
近年来,会泽县深入挖掘水城扩红精神内涵,打造以传承长征精神为核心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特色基地,出台《会泽县加强干部教育基地建设实施意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000万元,以会泽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为主阵地,重点打造会泽革命历史纪念馆、会泽红色文化展览馆、大海草山等3个现场教学点,优化完善《会泽扩红史经验与启示》和《我的红军爷爷》等教学专题,编撰《会泽红军故事》,制作《父亲的长征记忆》电教片供学员学习。在传承红色文化的教育实践中,围绕“红园、红馆、红军魂,红歌、红课、红故事”总体教学设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七个一”教学活动,即:一堂红党课、一个红故事、一部红电影、一首红歌曲、一次红情怀、一本红书籍、一餐红军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党员干部状况,提供不同的课程安排,着力打造“红色之路”党性教育精品课堂。2015年以来,共开展县内党性教育现场教学19期1275人次,承接省、市有关单位党性教育培训班现场教学34期2483人次。每年每逢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县中小学生、机关党员干部都要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