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浏览大龙祠古建筑群位于禄丰县黑井镇禄丰县第四中学校内。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在万春山南侧,一共有万春书院、大龙祠、观音寺、三元宫四个建筑群及一个单体建筑――藏经阁,其中万春书院已毁。现存的大龙祠、观音寺、三元宫由下至上依山而建,藏经阁位于观音寺右上方。
大龙祠始建于清代顺治十六年(1659年),后遭兵燹焚毁、康熙元年(1662年)井司聂开基重建,即肇井神祠故址,大殿面阔五间,木结构,前檐施以斗拱,殿内原有一组雕像,现已不存。大殿后经多次维修,但大木结构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建筑特点。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勅赐黑井盐水龙王“灵源普泽”匾。大龙祠前的戏台建于清中期,民国初年重修,现存建筑保留有大量当时的社会文化信息。
观音寺在大龙祠之上,始建于明代,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观音寺后玉皇阁,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黑盐井提举司提举何亮标、盐课司大使邹兆光、儒学训导和士林组织、盐井绅士等筹资重修观音寺大殿。观音寺由山门(前殿)、大殿、南北厢房组成。现保存山门(前殿)、大殿、南厢房。
藏经阁位于观音寺右上方,建于清代,为正方形攒尖顶重檐两层0-式木结构建筑。
1937年,原万春书院改旧学为云南省立希贤中学,观音寺、三元宫、藏经阁均作为校舍使用。希贤中学后更名为省立盐兴中学,建国后为盐兴中学,1958年至今为禄丰县第四中学。2000年以后,由于年久失修,观音寺、三元宫、藏经阁成为危房。2003年,四中新建学生食堂,观音寺北厢房被拆除。2024年夏,因基础下陷外蹦,观音寺山门(前殿)局部坍塌。2024年,修复大龙祠,2024年底,修复观音寺大殿。
大龙祠古建筑群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黑井保留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规整,时代久远,其大殿保留了大量明末清初黑井地区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观音寺大殿没有遵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标准做法,前后金柱不等高,大殿的后金柱高出前金柱一步架,采用了六架梁,之上的五架梁后端搭接在后金柱柱头,前端则在对称的位置使用童柱。在山柱的使用上,又采用穿斗式,增加了五架梁前端的一根柱子和一根山中柱。其六架梁、五架梁的用料规格均较小,在梁柱规格不足于承载七架梁的重量,而又需要增加大殿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当时的工匠迫不得以采用了这一不符合规范的特殊做法。这一独特的结构经历了百余年的考验,至今仍然坚实如初,体现了工匠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实际出发,不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做为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一个特列,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大龙祠古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维修时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工艺、材料均按照传统工艺进行修复,对后期被改动的部分,也通过寻找原始依据,最大限度的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了修复。
大龙祠绘画构图严谨,笔力遒劲,色彩凝重,显示了画师较高的绘画技法和修养,小木构建雕刻精美,石雕工艺成熟老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黑井大龙祠作为黑井古镇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黑井历史及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所记载和反映的黑井古镇历史、社会、文化的变迁,在其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内,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大龙祠还具有情感方面的价值。
大龙祠古建筑群作为黑井古镇的一个重要名胜古迹,已向公众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司莫拉佤族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距腾冲市区13公里,距机场5公里。司莫拉,佤语当中的意思为“幸福的地方”。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村落依山而建,内有湿地、森林、竹海、梯田、涌泉,远古佤山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村民们的“幸福感”得以不断提升。当地着力打造佤族文化特色旅游村,产村融合,帮…… 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