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6
浏览近年来,昆明市依托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彩的人文景观、独特的民族风情,以提供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为手段,积极探索“民宿+”和“+民宿”新业态,创特色、铸精品、树品牌,全力推进民宿产业发展。
“多元化+集群式”构建民宿新格局
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崛起和城市面貌的持续改善,近年来,昆明的民宿早已不限于居住功能,许多民宿或是玩起了跨界,将文化搬进来;或是打造场景,将意境融进去,吸引了众多游客。
“多元化、集群式发展,既是昆明民宿的现状,也是未来的趋势。”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旅游新业态,民宿产业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推动旅游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引爆点。
政策带动下的“民宿+”和“+民宿”
近年来,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民宿+”和“+民宿”新业态,出台一揽子政策,把民宿产业打造为富民强村的幸福产业,把民宿经济培育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昆明市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旅游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昆明市旅游民宿服务规范》、《实施旅游革命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积极推动环滇建设,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成线路、按片区布局,将建设一批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住宿目的地。各县(市、区)相应出台扶持政策,其中官渡区对评上甲、乙、丙级民宿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补助20万元、15万元、10万元;滇池度假区对评上甲、乙、丙级旅游民宿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补助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安宁市对评上丙级旅游民宿的企业,一次性补助5万元。
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政策的制定与发布,让昆明民宿业成为具有云南标识度的文旅“金名片”。2022年,昆明共有22家民宿被评定为国家丙级旅游民宿;今年,23家民宿推荐申报国家丙级旅游民宿。同时,成立创建甲乙级旅游民宿工作专班,在“十四五”期间,申报评定等级旅游民宿不少于56家,其中甲乙级旅游民宿各不少于1家。
昆明以特色民宿为依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带动当地村民就业。通过旅游开发公司实体运营,对部分村落房屋进行提升改造,引导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开设民宿客栈,组织村民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民族服饰和“民族刺绣+民宿”、“农特产品+民宿”等主题新业态,让旅客走进来、住下来,真正实现商品走出去、文化兴起来、村民富起来、乡村强起来的美好愿景。
未来,昆明市将进一步丰富民宿经营业态,引导文艺演出、户外运动、生态观光、乡村生活、养生度假、怀旧体验等旅居要素与民宿发展有效融合,探索“民宿+演艺”、“民宿+非遗”、“民宿+文创”、“民宿+书屋”、“民宿+民俗”等融合发展方式,培育形成一批“民宿+”融合型新兴业态。